雕塑艺术之未来
2023-04-19 13:39:37
作者:广州静怡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—张自胜
雕塑艺术历史悠久,三代(夏商周)以前就出现了土陶雕塑、骨雕等,从三代(夏商周)开始,经历春秋、战国,至秦汉时期,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雕塑鼎盛时期,该时期的青铜雕塑,多为生活用器、礼器、祭祀用器,鼎、编钟是青铜雕塑的杰出代表,即实用,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造型美观、大气,铸造技艺高超,纹饰精美绝伦。
雕塑艺术的发展,每个王朝各有不同,但对艺术的最求一脉相承,雕塑取材更加的广泛,铜、铁、铝、骨、玉、石、砖、木、树根、竹、陶土等,到了现代,不锈钢也走进了雕塑艺术的家族,不锈钢光亮的质感,易于成型,不易生锈等特质,越来越多的城市、景区大型雕塑。
时光隧道进入了二十一世纪,新世纪初,随着房地产兴起、旅游业的发展、城市的复兴等,极大的促进了雕塑行业的发展,城市主题雕塑、景区主景雕塑、地产的园林雕塑等都成了旅游、休闲观光的重要打卡之处。从2004年地产行业复兴,到2019年底,十六年间是雕塑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,全国各地的房地产、景区、城市广场等,你也雕塑,我也雕塑。可到了2019年年底武汉军运会后,新冠疫情突然爆发,让人猝不及防,地产行业接连暴雷,旅游业戛然而止,全国各地不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,就是在路上排队做核酸,不是解封就是被封,政府的财力大量的投入的核酸检查、疫苗、封闭保供,不少工厂停工、老百姓收入锐减,购买力直线下降。疫情三年,对很多行业冲击非常大,雕塑行业也未能幸免。雕塑生产厂家订单锐减,开工不足,要么直接关门大吉。时至2022年11月30日,广州率先完全解封,全国各地陆续解封,先后阳过,2023年的元旦后,广州市区的车水马龙才陆续恢复。疫情解封,是不是雕塑行业就会迎来了春天,不尽然。
疫情后经济恢复有个时间段,是一年、还是两年、三年,就算经济恢复了,雕塑行业还能否回归昔日辉煌,一个字“难”,新房源滞销,难于回归往日盛景,地产投资势必减少,新楼盘开工减少,同时,新楼盘的投入到景观小品和雕塑的费用会压缩,对雕塑行业的恢复影响很大。城市减少步伐放慢,疫情三年掏空了很多地方财政,城市建设势必减缓,唯一对雕塑行业的利好消息是旅游业的将快速恢复,2023年的春节期间,景区人山人海,恢复了以前的热闹,上山看屁股、下山看人头的盛况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,该开发的景点,都基本上开发完毕,疫情后,能开发的景区、景点能有几何,尚不可知,也难于可知。
雕塑艺术,在疫情后该何去何从?路在何方?
创新是雕塑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,在一味的模仿、抄袭,路会越走越窄!加大创新、研发力度,无论是人力、还是财力加大投入,增加产品的附加值、艺术性、技术性。
雕塑行业曾经伴随着地产、旅游业的辉煌而辉煌,但雕塑艺术不应成为行业的附属品,要异军突起,走自己的路,回归艺术。让雕塑艺术,走进千家万户,要想做到如此,必须在艺术上下足功夫。研发、创新,不仅仅是设计,在制作工艺上也要创新,打破辉煌时期的粗制滥造,忆往昔,传统的雕塑艺术,时隔千年,其艺术内涵依然熠熠发光,制作工艺无不让人感叹,能够传承千年,传承的不是一块青铜、一块玉、一块石头、一个树根,而是附着这个载体上的艺术,设计造像、制作工艺,传承的是艺术。
雕塑行业在回归艺术属性的过程中,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,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,核心技术、工艺,才能在雕塑行业立于潮头、才能乘风破浪。
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和作者!